InSAR技術在輸油氣管道地災監測方面的運用
來源:《管道保護》2023年第6期 作者:黃文 時間:2023-12-1 閱讀:
黃文
國家管網集團西南管道重慶輸油氣分公司
摘要:采用Radarsat衛星影像和時序InSAR技術對管道周邊地表展開時序形變分析,識別管道沿線地質災害隱患區域,并進行精細化分析。結果表明InSAR技術可以有效獲得管道線路的時域穩定性特征,能夠較大程度提升長輸油氣管道地災監測能力。
關鍵詞:InSAR技術;長輸油氣管道;地質災害
川東北管道(又稱“川東北—川西聯絡線”)位于川北低中山區,沿線谷嶺縱橫,地形起伏大,地質環境條件復雜,常有崩塌、滑坡、水毀等地質災害發生,造成了較多的管道安全隱患。為保障管道安全運營,需對管道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有效監測。近年來,隨著星載遙感技術的發展,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逐步成為地表形變、火山、滑坡、重大基礎設施的新型形變監測手段[1]。為驗證該項技術在管道行業地質災害監測方面的可靠性,以200.7 km川東北管道為研究對象,選取覆蓋2018年至2021年的Sentinel-1A影像,采用時序InSAR技術監測管道沿線的變形、滑坡、崩塌、裂縫等地質災害等,并分析管線附近潛在地質災害隱患源。
1 InSAR技術原理
PS InSAR(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)即永久散射體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,其中永久散射體是指如建筑物與構筑物的頂角、橋梁、欄桿、裸露的巖石等雷達波后向散射特性強且時序穩定的目標[2]。PS InSAR技術集合了常規InSAR技術能夠探測大范圍、微小地面形變的優點,又能克服常規InSAR技術中大氣延遲和失相干的影響,能夠充分利用SAR影像,該技術在緩慢、微小地面沉降的長時間監測方面,具有較大優勢。PS InSAR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多幅SAR影像,對所有影像的幅度信息進行統計分析,篩選不受時間、空間基線和大氣效應影響并且能保持高相干性的點作為永久散射體,以此探測研究地表形變情況[3]。
2 InSAR數據處理
由于長輸油氣管道周邊區域的植被覆蓋率較高,同時人工地物稀少,使得常規InSAR技術的影像條件較為不利。除使用InSAR技術外,還使用其他目標時序分析方法,以滿足數據處理需求,獲取管道沿線的時域穩定性情況。
在這個流程中,首先是根據時間、空間以及多普勒質心頻率基線進行影像配準,防止DEM編碼和雷達坐標中的SAR影像出現異常;其次是在配準后的影像中使用SLC影像作為組合的方式進行干涉和處理,才能使原始的干涉相位貢獻為平地相位和地形相位,并采用配準后的DEM模型實現對不同相位差的分析;然后是利用幅度差的方式進行選點,根據實際情況,一般選用后向散射的特點對其目標進行選取,從而能夠得到離散穩定的三角網并進行相位解纏,最終達到高相干目標的解纏相位要求[4]。
在變形速率的實際處理過程中,想要更好地降低大氣延遲而產生的相位差異影響,就必須將離散解纏相位進行鄰域差分,而只有通過這種方式,才能對形變速率以及相對高程誤差積分進行有效求解,最終得到對應點目標的線性變速率,實現對高程改正值的分析。但是對于生成的線性變速率和DEM誤差結果進行有效編碼時,需要按照原有的長輸油氣管道線性變速方法進行提取和處理,才能對管道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進行識別與監測,為管道地質災害管理提供數據支撐,減少地質災害對長輸油氣管道的影響[5]。
3 InSAR形變結果分析
3.1 整體形變結果分析
前期對川東北管道InSAR成果分析,管線兩側各一公里區域有58處出現變形,其中14處變形較大。結合收集到的沿線地質災害點及發育規律,經野外實地考察和驗證,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12處。同時將全線的地質災害隱患按地層、巖性及主要誘因,劃分為滑坡型為主、工程建設導致次生災害型、滑坡崩塌共存三種類型和四個區段(圖 1)。
圖 1 地質災害分布圖
第一種類型(I類):I類主要分布在I1段和I2段。其中I1段主要分布于達州宣漢,地層以侏羅系上統地層為主,巖性主體以砂泥巖互層為主。該段主體巖性較弱,風化層較厚,地質災害類型以滑坡和不穩定斜坡為主。I2段主要分布于巴中平昌,地層以白堊系下統蒼溪組地層為主,局部屬白龍組。該段巖性泥巖含量較高,風化層較厚,地質災害以滑坡和不穩定斜坡為主,局部白龍組厚層砂巖陡崖會存在崩塌風險。
第二種類型(Ⅱ類):Ⅱ類主要分布于Ⅱ段,途經巴州區、恩陽區。地層以白堊系下統蒼溪組地層為主,局部屬白龍組,巖性總體泥巖含量較高,地表風化層較厚。該區主要位于城區,近些年城市道路及市政建設大規模挖方填方,房屋建設等對坡角的開挖,形成人工陡坎,引起邊坡的失穩等,對管線的威脅明顯增強。
第三種類型(Ⅲ類):Ⅲ類分布于Ⅲ段,主要分布于南充閬中與廣元元壩,地層以白堊系下統白龍組地層為主,局部屬蒼溪組,巖性總體砂巖含量較高,地表陡崖較多,常形成崩塌、滑坡等地質災害。
3.2 局部區段分析
K135+713區段形變較大原因是由于恩陽高速服務區的修建,對原有地貌進行改造,工程建設導致的挖方填方。挖方會導致局部邊坡的失穩,棄渣填方的斜坡存在自穩過程的變形過大。但相應的工程都采取了對應的工程措施,經現場實地驗證,當前對管線安全影響不大。該處管線沿溝谷走向,巡檢時應避免存在棄渣大規模填方,防止上覆壓力過大對管線安全造成隱患(圖 2)。
圖 2 K135+713區段InSAR結果、光學影像及現場調查圖
K093+725區段整體為澌灘河沿岸的斜坡地貌,沉降處為一山間凹地平臺,沉降最大處為一溝谷農田,該處近幾年有農田平整及修路現象,導致地表有較大變形。管線在該斜坡上段通過,在K091+590附近,管道下方100米左右出現斜坡失穩現象,被國土資源系統判定為滑坡。該區段整體特征類似,管線在斜坡上方通過,后期應加強對該區段斜坡的整體變形監測,以確保斜坡的部分失穩不會影響管線的安全(圖 3)。
圖 3 K093+725區段InSAR結果、光學影像及現場調查圖
4 結語
結合現場調查表明,采用時序InSAR技術對川東北管道進行地質災害監測,地災隱患點在InSAR結果中均有表現,驗證該技術用于管道行業地災監測的可行性,有助于實現管道沿線常態化InSAR快速監測,確保管道正常、穩定運行。
參考文獻:
[1]Batuhan Osmano glu,Filiz Sunar,Shimon Wdowinski, et al.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InSAR data: Methods and trends[J].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, 2016, 115:90-102.
[2]Alessandro Ferretti,Claudio Prati,Fabio Rocca. Permanent scatterers in SAR interferometry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, 2001, 39(1):8-20.
[3]楊夢詩,廖明生,常玲. 城市場景時序 InSAR 形變解譯: 問題分析與研究進展[J]. 武漢大學學報 (信息科學版),2023,48(10):1643-1660.
[4]劉曉杰. 星載雷達遙感廣域滑坡早期識別與監測預測關鍵技術研究[D]. 長安大學,2023.
[5]安世澤,鄒永勝,張鵬,等. 典型地質災害下山區油氣管道風險管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[Z/OL]. 科技成果. 2015,https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detail.aspx?dbcode=SNAD&dbname=SNAD&filename=SNAD000001825070&uniplatform=NZKPT&language=CHS.
作者簡介:黃文,1974年生,2016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,現任西南管道重慶輸油氣分公司副經理,從事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工作。聯系方式:18696581699,475269741@qq.com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