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油廠集輸管道基于風險管控的信息化系統提升實踐
來源:《管道保護》2022年第4期 作者:呂明恩 丁興娟 時間:2022-8-11 閱讀:
呂明恩 丁興娟
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廠
摘要: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油田管道本質安全的必要手段。 重點分析了管道信息管理系統改進升級給管道管理帶來的進步。從建設油區管網地理信息數據庫、開展管道巡護智能管理、預先控制腐蝕風險隱患、建設區域管道風險防控中心四個方面,推進管道管理由“事后被動維修”向“基于風險主動預先控制”轉變,提升管道本質安全水平,降低運行風險。
關鍵詞:信息管理系統;完整性管理;系統升級;油田集輸管道
為控制管道運行風險,降低管道失效率和更新改造費用,從根源上提升管道本質安全, 2012年起,長慶油田啟動采油與地面工程運行管理系統(A5)建設,取得積極成效,2020年開始實施管理系統2.0版升級(圖 1)。本文著重分析升級版管理系統實施前后發生的變化與進步,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探索目標。
圖 1 采油與地面工程運行管理系統( A5)建設歷程
1 系統建設目標和功能升級
A5系統是規范、統一、高效、安全的工程信息管理平臺,具有數據采集、傳輸、處理、存儲、發布、分析與應用功能。系統設定四個建設目標:實現采油與地面工程生產運行總體有效控制;實現重點項目生產運行的科學評價;實現各類生產指標變化趨勢分析;實現大數據支撐的科學決策。在A5管理系統1.0版基礎上升級為A5管理系統2.0版,新增管道和站場完整性要求,最終形成“前期管理、建設管理、生產管理、生產輔助、管道完整性、站場完整性”六個功能模塊,包含35個管理子項,涵蓋生產管理全過程(圖 2)。
圖 2 采油與地面工程運行管理系統( A5) 2.0版升級功能對比
2 管理系統提升帶來的變化
以長慶油田采油七廠為例,對A5管理系統2.0版實施前后的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,看帶來了哪些變化。
2.1 管道基礎資料
應用A5管理系統2.0版統一數據庫,結合地圖軟件完成油田管道路徑數據采集。見圖 3。
圖 3 管道基礎資料對比
2.2 管道高后果區識別
完成管道新增高后果區數據采集及風險評估,相關資料全部錄入完成。見圖 4。
圖 4 管道高后果區資料對比
2.3 管道日常管理
開展管道管理“三防”體系建設,形成10大類45項 管理內容。見圖 5。
圖 5 管道日常管理對比
2.4 管道腐蝕監測維修
定期開展管道內腐蝕、外腐蝕直接評價和管道補強作業,降低了管道泄漏風險。見圖 6。
圖 6 管道腐蝕監測和維修維護對比
3 管理系統進一步完善思考
3.1 存在的不足
管理系統數據庫數據收集比較全面,但數據應用深度存在不足。一是不能在地圖上直觀展示管網數據,缺乏視頻實時展示,不能更好地輔助技術人員判斷管道數據是否完整有效。二是僅能人工識別高后果區,系統沒有智能識別輔助功能,也未能提供地表覆蓋數據上傳接口。三是不能對數據進行比對和專項分析。
3.2 改進建議
(1)建設油區管網地理信息數據庫。運用衛星遙感技術、GPS定位技術、多頻管中電流法(DM法)精準采集油區管網地理信息,逐一標注在地圖軟件上,統一錄入A5管理系統2.0版,建成油區管網地理信息數據庫。
(2)建設GPS巡檢系統。配發GPS巡檢終端,固定巡檢人員巡檢路線,要求巡檢人員采集并記錄巡檢過程中發現的風險點和特征點,上傳至油區管網地理信息數據庫,改進提升傳統人工巡檢效率和可靠性。
(3)增加大數據智能輔助插件。通過智能分析管道歷年失效資料、更換記錄,以及歷年內、外檢測資料和管道壁厚測量結果,智能識別風險管段,實現風險隱患管控。
(4) 建設“管道區域風險防控中心”。整合油區資源,以油區管網地理信息數據,結合超聲壁厚檢測數據、管道內外檢測數據等,將A5管理系統與GPS巡檢系統、原油泄漏監控系統、生產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及其他自建管理系統聯用,全面推進生產監控和風險預警智能系統聯動,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實現管道管理無盲區。
4 結語
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油田管道本質安全的必要手段,只有在管理上和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,企業才能走向高質量發展。在管網信息化建設基礎上設立“管道區域風險防控中心”,貫徹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,實現管道由“事后被動維修”向 “基于風險主動預先控制”思路轉變,提升管道風險管控能力,降低管道運行風險。
作者簡介:呂明恩,1987年生,本科,中級工程師, 主要從事油田地面建設、工藝系統運行和油氣礦場集輸、管道及站場完整性管理工作。聯系方式:13571145371,hpmk1234@163.com。
上篇:
下篇: